俄军渗透红军城,局势逐渐加剧
俄军在红军方向的作战逐渐升级,特别是对于进入城区的需求愈加迫切。如果俄军不能直接进入城市作战,那就只能依托大城与周边小村展开长期对耗,而这种消耗性战斗并非俄军的优势所在。乌军一度掌握这一特点,意识到俄军不愿进入城市,因此大胆减少城防兵力,将更多兵力集中在两翼,集中力量与俄军作战。
这种战术的效果是,虽然俄军在两翼进攻的过程中难以突破,而红军城又无法进入,战斗的消耗和伤亡却持续增加,战役的拖延让俄军付出了更大的代价。然而,俄军并未放弃,终于在7月中旬采取了新的战略,通过尖兵小组渗透,成功突破了几公里的战斗区,出现在红军城的南城区。
展开剩余73%乌军发现俄军渗透后陷入了恐慌,立即增派特种部队进入城内进行清剿。在此过程中,为了稳定士气,乌军向外界宣称已经成功清除了城内的俄军渗透小组。然而,战场上的视频却揭示了不同的局面:乌军不仅攻击了红军城的中心区域,而且攻击点不止一个,这表明乌军已经意识到俄军已悄然渗透至城内。令人震惊的是,这些攻击点距离10天前首次报道红军城内遭遇战的地点,距离已增加了将近1公里,这个距离对城区作战而言意义重大。
不久后,战场视频进一步曝光,俄军步兵出现在红军城西南的街区,这是俄军进入红军城的最直接证据。此情此景让一些战线博主认为,俄军已大范围渗透进红军城,并划定了一些新控制区域。尽管如此,我们认为,目前俄军的兵力渗透仍然不大,更多的是小规模的渗透行动,而非全面的占领。与今年春季乌军对捷尔任斯克的作战相似,俄军的渗透尚未形成有效的占领,而只是利用了对方防线的漏洞,进入城区后并未能完全控制。
因此,我们当前的判断是,尽管俄军的渗透范围有所扩大,但他们并没有全面控制红军城内。乌军依然缺乏足够的城防兵力,清剿行动也未取得显著成果,导致俄军得以继续渗透。值得注意的是,俄军在红军城南的推进则显示了其进攻的实质进展。
在渗透作战的同时,俄军主力加大了向前推进的力度,成功控制了多个关键区域。俄军控制了位于红军城南的兹维罗夫小镇(战前人口约1000人)和莱昂托维奇村(战前人口约700人),以及第21号矿井矿渣山东侧的部分居民区(该区属红军城)。此外,俄军还掌控了位于红军城南的大片开阔地带,长约4公里,宽约1.5公里,并在东部控制了新乌克兰卡村(战前人口30余人)。
这些实控区域对于俄军的意义非凡。首先,左翼俄军一直面临缺乏稳固立足点的问题,控制的村庄过小,难以隐藏兵力,因此急需体量较大的定居点来作为作战支点。兹维罗夫小镇、莱昂托维奇村与皮什查内村(战前人口约300人)相连,形成了一个长约2000人的狭长定居带,这一地带直通红军城。这一战略位置,使得俄军在红军城南建立了一个前沿屯兵区,可以直接向红军城内派遣渗透兵力,逐渐形成更大规模的控制。
此外,俄军还控制了南部较大定居点舍甫琴科小镇(战前人口约1600人),这一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增强了俄军在红军城南的影响力。在稳固控制这些区域后,俄军可以向红军城内投送更多兵力,逐步扩大战果,转化成更大规模的控制。随着渗透兵力的积累,俄军有望将这一“尖兵活动区”转化为完整的占领区。
若左翼俄军在红军城南站稳脚跟,无论是通过打击谢利多沃模式,还是等待右翼部队的支援,最终合围并解决红军城的局面,都会变得更加有利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配资公司站点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